第五十三回(上)
關燈
小
中
大
第五十三回(上)
【尊王命平居備考】
蔣銘回到家,已是傍晚時分。來見父親,蔣鈺和允中都在。蔣毅道:“前日太傅有書子來,明春朝廷加設恩科,太傅薦了你去。從現在開始,你不必管外面事務了,只一心讀書備考便了。”
原來因秦助案發,朝野震動,人心惶惶。真宗皇帝欲要安撫朝臣,明年春末夏初增設制科考試,準三品以上官員子弟報名應試,宰執重臣可另薦通家子弟一人,寬泛取錄,原是蔭補的意思。本來這事與蔣家無關,可太傅趙元佐來信說,薦了蔣銘,讓他三月進京應試。
蔣銘聽了,愀然不樂。說道:“既是太傅薦了,是不得不去的。要是讓兒子自己選,不如考常例科,中與不中,中個第幾,都是自己考出來的。恩科就是考個第一,也像是覷著情面才得,說出去也不響亮,我倒情願讓別人去。”
蔣毅皺眉斥道:“胡說!這是太傅好意,你還不領情,如此狂妄!不管什麽科,取中了,當官做職,都是為治國安民,做一番事業,難道是為了與人比高下的?”
又道:“你要用心準備,太傅指名你去,就不拿前三名,也要考的好看些,不然,太傅面上怎過得去!”
蔣銘只得應了聲是。蔣鈺看了看父親,向弟弟道:“既要去考,就好好預備。回頭你要是不甘心,下次開進士科,再考一回,也是一樣。”
蔣毅頷首道:“是這個道理。”又吩咐允中:“你也要用功讀書,來年秋天府試,考的好了,下次京裏會試,你就去試試。”允中應喏。
落後散了,允中拉著蔣銘到自己屋裏。問道:“怎麽樣?見著了沒,那人是雲姐姐吧?”
蔣銘喜的掩不住:“是她!”前後說了一遍。允中聽說這些天他倆都在一處,也替哥哥開心。
蔣銘發愁道:“本來我打算,每個月抽時間去長山鎮看她,如今要備考,一時還不好找借口去了。”
允中道:“這有什麽難?等過些日子,就說有題目要請教先生,到時我倆一起去,我給哥打掩護!”
蔣銘喜道:“好三弟!”又憂慮說:“提前一年應考,雲家的事只能先放著,別的我倒不怕,就怕考完了,爹要給我議親。反正別家我是決不答應的,到時免不了又要鬧騰。”
允中道:“這都是沒法預料的,走一步看一步罷。”蔣銘:“也是。”想了想,笑說:“這科我得好好考,爭取考個頭名,說不定就有機會跟官家進言,好給雲家平反!”
允中愕然道:“這怕不行!這麽大事,你還是聽爹爹和大哥的,不敢自作主張。秦氏案子可是謀逆,朝廷大事,千萬不能造次了。”
蔣銘看他一派嚴肅,笑了:“我就是跟你說說,這我還不知道!看不出,你如今也這麽城府深了。”
允中赧然道:“好歹看過幾頁史書,還不懂些深淺?”
蔣銘環顧房間:“你這兒收拾一下好多了,上次我來,亂七八糟,都成什麽了!”
原來允中因蔣銘常不在家,沒人同著他玩,功課又不多。閑來無事,除了去母親那邊說話湊趣,就是擺弄詩書畫印,要麽跟丫頭們玩耍游戲。
某日忽然迷上了《說文》,一個字寫來寫去,能琢磨半天,不知從哪淘澄到幾枚古印,又對篆刻來了興趣,遂找人打造了幾把刻刀,讓寶硯給他搜羅各種玉石牙角印料,找來一應工具,一個人躲在房裏切割打磨印料,搗鼓篆刻。
初時鋪排起來,把個書房弄得橫三豎四,到處都是粉塵,蘿月總要打掃半日才能清凈,專門在窗前給他弄個刻印的臺面,鋪了木板和氈片,才好了。
聽蔣銘提起,允中來了興致,把搜羅的古印、石料拿給哥哥看,一樣一樣,如數家珍。蔣銘見桌上放著兩個田黃石印章,鐫刻好的,問:“刻的什麽?”拿起來辨認。是兩枚閑章,一個刻的是“觀雲”二字,另一個是“無何有鄉人”。
蔣銘打開印泥盒,試了試印,看其古拙渾雅,頗有漢印之風,讚道:“不錯,挺像那麽回事兒!”允中笑道:“二哥要什麽印章,我給哥做。前兒純上哥要一枚藏書章,我做了,他喜歡的很哩。”蔣銘道:“行,待我想想。蕭純上現在忙什麽呢?”
允中道:“沒忙啥,除了陪他娘子,別的,還不是跟我一樣兒。”又道:“前幾天,武繼明派人打聽,二哥回來沒,說是馬懷德來了,要聚聚。讓哥回來告訴他一聲。”
蔣銘道:“不用管,他們能有什麽正經事。”
允中道:“不是,這回不是繼明請,說是他丈人湯都監家的人,在守備軍裏做事的,跟繼明哥走的近,煩他請幾個知己朋友,結識一下。”
蔣銘也想起來:“哦,他上次說過這事,也行,等帖子來了去走走,看是什麽樣人。”
又聊了幾句,蔣銘把那枚“觀雲”印章拿上:“這個給我吧!”將手指著允中,正色道:“以後不許你再刻這個圖章!”
允中怔了一下,沒來得及說話,蔣銘轉身走了。
第二天,蔣銘把要考的書目理了一回,制訂了功課計劃,寫了書貼,呈給蔣毅看,稟述了一番。自此在房裏讀書寫字,間隙思念雲貞,回想倆人在一塊時甜蜜時光,一個人偷樂,把那“觀雲”的印章瞧了又瞧。
又過兩日,武繼明使人送帖兒,邀蔣銘和允中到莫愁湖上湖亭吃酒。正巧父子四人都在,允中道:“二哥去吧,我就不去了,純上跟我說他去不了。那天他老太爺要請幾個朋友,他在家答應,出不來,你們聊些山南海北的,我也搭不上話。”
蔣銘看了看父親:“要不我也不去了,去了也沒甚正經話,不如在家看書。”
沒等蔣毅發話,蔣鈺便道:“你還是去吧,功課不在這一時。雖是閑話,也有不少消息在裏頭,再說都是有些身份的,往後事情還多,這些交游,不能疏淡了。”
蔣毅點頭:“你大哥說的對,你去吧。既是外人請客,又在湖亭上,帶兩個跟著的去。”蔣銘應喏了。
這一天,穿戴衣巾齊整,帶著李勁出門。那武繼明怕蔣銘不去,一早就派了個小廝在門口接著,相跟著往莫愁湖而來。
此時正是初秋天氣,艷陽高照,金風送爽,湖波瀲灩,岸柳婆娑。這湖亭臨岸建設,造得雕梁繡柱,畫棟飛甍,甚是寬敞。四面軒窗打起,一轉都是湖水圍繞,亭子外是一條廊橋與岸相接,岸邊又有許多桂樹,剛開了些花,馨香飄渺。
蔣銘行至橋頭,小廝早飛跑去通報了,就見兩個人迎了出來。一個是武繼明,頭戴方巾,身穿玉色道袍,襟袖飄灑,另一人卻是生意人模樣,頭戴逍遙巾,身穿寶藍色繭綢衫,個頭不高,和藹白胖。
武繼明笑容滿面,一邊走一邊舉手高聲道:“承影兄!你個好人兒!早都盼著你呢,到家也不告訴一聲兒!叫我好等!”
蔣銘笑道:“家裏拘的緊,這不,今兒還是告了假才得出來。”向旁邊那人道:“這位是……”
武繼明忙給他引見,原來那人姓錢,叫做錢豐,就是去年冬天眾人在水帕巷吃酒,那花園子的主人。
武繼明道:“待會兒進屋,我給你介紹王參軍。錢先生是王參軍舊相識,是我成全他倆重會的。是我說的,湖亭這時風景最好,二哥一定喜歡,所以錢先生主張不在他園子裏,設在這兒了。這次可是說好了,算是我請客、參軍做東、錢先生買單付賬!”說畢大笑。
錢豐趕著上前作揖,道:“鄉野鄙夫,久仰蔣公子大名,今日得見,實乃三生有幸。”
蔣銘忙還禮,笑說:“先生說哪裏話,是蔣某有幸才是,先生雍容風采,一看就是富家翁,人走到哪兒,銀子就跟到哪兒!”
武繼明聽了,越發笑起來,道:“還是二哥說的是!這老錢姓好,名也好,他家銀錢豐厚的了不得,真是人如其名,名副其實,你說妙也不妙……”一行說笑著,走進廳裏來。
進了中堂,茶桌旁三個人,都站起來。一個便是馬懷德,走過來與蔣銘拍肩膀。
武繼明引見另兩位:一人四十來歲,微胖,黑面皮,斯文模樣,姓王叫做王益祥,是湯都監治下紀事參軍,專管訓教軍卒的。
另一人二十來歲,長臉,尖下頜,厚唇大嘴,三角眼——蔣銘一見,心裏吃了一驚:“這人哪裏見過的?”
那人不等武繼明說,沖著蔣銘做了個深揖,笑說道:“梁寅有禮了,蔣公子貴人,可還記得小可麽?”
蔣銘還禮道:“真是山水有相逢。怎麽梁兄會在這裏?”原來這人是去年秋天,蔣銘等去應天路上,在東嶺山寶華寺禪院中遇見,曾攔住允中桂枝去路的梁寅。
眾人見他倆認識,都覺得意外,問倆人怎麽相識的。馬懷德與錢、王、梁三個今天也是第一次會面,免不了各人述說來歷,紛紛的亂了一陣。
這王益祥原是在禁軍裏做節級的,他有個嫡親妹子,嫁給湯都監做了妾,生了兒子。湯都監很是愛這小妾,因為正妻早亡,女兒麗娘又不管事,就叫王氏主理家務。由此王益祥也得湯秉煥看重,出入湯家如同舅爺一般。因他才幹過人,凡交代的事務辦得十分妥當。都監就讓他代管軍務。離京時申報授了紀事參軍之職,一同來了江寧。
自從湯武兩家結親,這王益祥不知怎麽,就跟武繼明搭上了,請吃請玩,送東送西,本來兩人相差二十餘歲,又差著輩分,處的卻像好朋友一般。
梁寅是王益祥盟兄的兒子,投奔了來的,現下在守備軍裏做個都頭。錢豐倒是武繼明早認識的,與王益祥是同鄉。
王益祥跟武繼明說了好幾次,要結識蔣銘和馬懷德,如此這般,才有了今日這場酒局。
當下命人擺設席面。夥計飛奔著去了,從岸上酒樓,沿著廊橋流水般端來,鵝鴨魚肉、肴饌果品,擺滿桌臺。眾人落座,免不了謙讓一番。王錢二人安席遞酒,桌上笑語歡聲,吃喝敘話。
王參軍帶了兩個節級,武繼明也帶了小廝來,幾人與李勁相伴,在旁側小間裏擺了張桌,都吃去了。
卻說梁寅起身,向蔣銘遞了盅酒,笑說道:“小可有眼不識泰山,先時路上遇見蔣公子,多有得罪,今日借花獻佛,權以此酒,向公子陪個罪!”
蔣銘自從遇見,對他印象就不好,面上卻不露出來,忙笑道:“都頭快請坐,都頭說的哪裏話,蔣某怎麽敢當,說起來,那天倒是我多有沖撞,該請都頭恕罪才是。”
武繼明在旁笑道:“行了行了,要我說,你倆誰都別虛套了,俗話說不打不成相識,當初蔣二哥跟表哥也是打了一架,你看現在,好的跟一個人兒似的。”都笑了。
那梁寅一心等著蔣銘問他東嶺山的事,等了半天,蔣銘一字不提。只得主動說道:“小弟今春才來金陵,之前在廬州團練軍李大人處做事,上次在東嶺山,是跟他家小公子去濠州辦差,路過山上,偶然遇見了蔣兄。”
蔣銘心中一動,笑道:“原來都頭閱歷恁廣。我卻是個閑人,順路賞玩風景的,這麽趕巧,也是有緣。”又問:“都頭說的李團練,可是官諱一個孚字的?”
梁寅陪笑道:“正是,如今他升了防禦使了。那日和小弟在一處的李季隆,就是李大人第三位公子。”
蔣銘點了點頭:“他家大公子,可是叫做李孟起的麽?”
梁寅略吃一驚,答道:“正是。他家總共三位公子,第二的早年就不在了,現只有李孟起和李季隆兩個,都是不同母的。大公子孟起是正房雲氏大娘子所出。怎麽,蔣公子也認識他麽?”
蔣銘笑道:“有過一面之緣,也不是很熟。”這才知道那日與陸青爭奪烏金鹿的李季隆,原是李孟起的親弟弟。又想起當時雲貞也在,卻不相識,想是從未相見過。
酒過三巡,錢豐低聲問了問武繼明,給小廝使個眼色。小廝去了,旋即三個歌妓、一個小優,各抱著琵琶箏琴,從隔間兒走出來,紛紛向上行禮。
蔣銘看時,小優是上次馬懷德在花園河房叫過的葛來官兒,歌妓裏也有兩個見過,是去年秋天寶樂樓供唱的蕓兒春兒姐妹。另有一個身才高挑的,名喚沈惜惜,生得風流俏麗。都裝扮得花枝搖曳,擦抹的燈人兒一般。
蔣銘瞄了一眼武繼明,只見正瞅著王蕓兒,一雙眼睛笑吟吟的,不由心中納罕:“什麽時候這倆人又好上了?”
都見畢了禮,錢豐叫拿小杌子,讓三個婦人坐了,葛來官兒仍是站著。就教沈惜惜先唱一曲,請王益祥說。王益祥笑道:“俺們都是粗人,哪裏懂得這些!還是請蔣公子點個曲兒罷。”
蔣銘謙讓了一回,對婦人道:“你撿個應景的曲兒,唱來聽聽。”
那惜惜姑娘眉目含情,羞答答看了蔣銘一眼,抱起琵琶,朱唇輕啟,款放嬌聲,唱了一曲道是:
一見嬌羞,雨意雲情兩相投。我見他千嬌百媚,萬種妖嬈,一撚溫柔。通書先把話兒勾,傳情暗裏秋波溜。記在心頭,心頭,未審何時成就。①
唱罷,又是王家姐妹唱。王春兒彈月琴,王蕓兒唱了一段集賢賓,依舊是鶯聲婉轉,動人心弦。唱道是:“……幾回飲散良宵永,鴛衾暖,鳳枕香濃。算得人間天上,惟有兩心同。”②
眾人聽著,別人先且不論,那武繼明卻忍不住動容了。只聽蕓兒又唱:“……眼前時,暫疏歡宴。盟言在,更莫忡忡。待作真個宅院,方信有初終。”武繼明心裏就潮潮的,把那往日的柔情深意都勾挑起來了。
①明,蘭陵笑笑生,《金瓶梅》第六十八回
②宋,柳永
兩首詞十分應景,就用了,不妥再換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【尊王命平居備考】
蔣銘回到家,已是傍晚時分。來見父親,蔣鈺和允中都在。蔣毅道:“前日太傅有書子來,明春朝廷加設恩科,太傅薦了你去。從現在開始,你不必管外面事務了,只一心讀書備考便了。”
原來因秦助案發,朝野震動,人心惶惶。真宗皇帝欲要安撫朝臣,明年春末夏初增設制科考試,準三品以上官員子弟報名應試,宰執重臣可另薦通家子弟一人,寬泛取錄,原是蔭補的意思。本來這事與蔣家無關,可太傅趙元佐來信說,薦了蔣銘,讓他三月進京應試。
蔣銘聽了,愀然不樂。說道:“既是太傅薦了,是不得不去的。要是讓兒子自己選,不如考常例科,中與不中,中個第幾,都是自己考出來的。恩科就是考個第一,也像是覷著情面才得,說出去也不響亮,我倒情願讓別人去。”
蔣毅皺眉斥道:“胡說!這是太傅好意,你還不領情,如此狂妄!不管什麽科,取中了,當官做職,都是為治國安民,做一番事業,難道是為了與人比高下的?”
又道:“你要用心準備,太傅指名你去,就不拿前三名,也要考的好看些,不然,太傅面上怎過得去!”
蔣銘只得應了聲是。蔣鈺看了看父親,向弟弟道:“既要去考,就好好預備。回頭你要是不甘心,下次開進士科,再考一回,也是一樣。”
蔣毅頷首道:“是這個道理。”又吩咐允中:“你也要用功讀書,來年秋天府試,考的好了,下次京裏會試,你就去試試。”允中應喏。
落後散了,允中拉著蔣銘到自己屋裏。問道:“怎麽樣?見著了沒,那人是雲姐姐吧?”
蔣銘喜的掩不住:“是她!”前後說了一遍。允中聽說這些天他倆都在一處,也替哥哥開心。
蔣銘發愁道:“本來我打算,每個月抽時間去長山鎮看她,如今要備考,一時還不好找借口去了。”
允中道:“這有什麽難?等過些日子,就說有題目要請教先生,到時我倆一起去,我給哥打掩護!”
蔣銘喜道:“好三弟!”又憂慮說:“提前一年應考,雲家的事只能先放著,別的我倒不怕,就怕考完了,爹要給我議親。反正別家我是決不答應的,到時免不了又要鬧騰。”
允中道:“這都是沒法預料的,走一步看一步罷。”蔣銘:“也是。”想了想,笑說:“這科我得好好考,爭取考個頭名,說不定就有機會跟官家進言,好給雲家平反!”
允中愕然道:“這怕不行!這麽大事,你還是聽爹爹和大哥的,不敢自作主張。秦氏案子可是謀逆,朝廷大事,千萬不能造次了。”
蔣銘看他一派嚴肅,笑了:“我就是跟你說說,這我還不知道!看不出,你如今也這麽城府深了。”
允中赧然道:“好歹看過幾頁史書,還不懂些深淺?”
蔣銘環顧房間:“你這兒收拾一下好多了,上次我來,亂七八糟,都成什麽了!”
原來允中因蔣銘常不在家,沒人同著他玩,功課又不多。閑來無事,除了去母親那邊說話湊趣,就是擺弄詩書畫印,要麽跟丫頭們玩耍游戲。
某日忽然迷上了《說文》,一個字寫來寫去,能琢磨半天,不知從哪淘澄到幾枚古印,又對篆刻來了興趣,遂找人打造了幾把刻刀,讓寶硯給他搜羅各種玉石牙角印料,找來一應工具,一個人躲在房裏切割打磨印料,搗鼓篆刻。
初時鋪排起來,把個書房弄得橫三豎四,到處都是粉塵,蘿月總要打掃半日才能清凈,專門在窗前給他弄個刻印的臺面,鋪了木板和氈片,才好了。
聽蔣銘提起,允中來了興致,把搜羅的古印、石料拿給哥哥看,一樣一樣,如數家珍。蔣銘見桌上放著兩個田黃石印章,鐫刻好的,問:“刻的什麽?”拿起來辨認。是兩枚閑章,一個刻的是“觀雲”二字,另一個是“無何有鄉人”。
蔣銘打開印泥盒,試了試印,看其古拙渾雅,頗有漢印之風,讚道:“不錯,挺像那麽回事兒!”允中笑道:“二哥要什麽印章,我給哥做。前兒純上哥要一枚藏書章,我做了,他喜歡的很哩。”蔣銘道:“行,待我想想。蕭純上現在忙什麽呢?”
允中道:“沒忙啥,除了陪他娘子,別的,還不是跟我一樣兒。”又道:“前幾天,武繼明派人打聽,二哥回來沒,說是馬懷德來了,要聚聚。讓哥回來告訴他一聲。”
蔣銘道:“不用管,他們能有什麽正經事。”
允中道:“不是,這回不是繼明請,說是他丈人湯都監家的人,在守備軍裏做事的,跟繼明哥走的近,煩他請幾個知己朋友,結識一下。”
蔣銘也想起來:“哦,他上次說過這事,也行,等帖子來了去走走,看是什麽樣人。”
又聊了幾句,蔣銘把那枚“觀雲”印章拿上:“這個給我吧!”將手指著允中,正色道:“以後不許你再刻這個圖章!”
允中怔了一下,沒來得及說話,蔣銘轉身走了。
第二天,蔣銘把要考的書目理了一回,制訂了功課計劃,寫了書貼,呈給蔣毅看,稟述了一番。自此在房裏讀書寫字,間隙思念雲貞,回想倆人在一塊時甜蜜時光,一個人偷樂,把那“觀雲”的印章瞧了又瞧。
又過兩日,武繼明使人送帖兒,邀蔣銘和允中到莫愁湖上湖亭吃酒。正巧父子四人都在,允中道:“二哥去吧,我就不去了,純上跟我說他去不了。那天他老太爺要請幾個朋友,他在家答應,出不來,你們聊些山南海北的,我也搭不上話。”
蔣銘看了看父親:“要不我也不去了,去了也沒甚正經話,不如在家看書。”
沒等蔣毅發話,蔣鈺便道:“你還是去吧,功課不在這一時。雖是閑話,也有不少消息在裏頭,再說都是有些身份的,往後事情還多,這些交游,不能疏淡了。”
蔣毅點頭:“你大哥說的對,你去吧。既是外人請客,又在湖亭上,帶兩個跟著的去。”蔣銘應喏了。
這一天,穿戴衣巾齊整,帶著李勁出門。那武繼明怕蔣銘不去,一早就派了個小廝在門口接著,相跟著往莫愁湖而來。
此時正是初秋天氣,艷陽高照,金風送爽,湖波瀲灩,岸柳婆娑。這湖亭臨岸建設,造得雕梁繡柱,畫棟飛甍,甚是寬敞。四面軒窗打起,一轉都是湖水圍繞,亭子外是一條廊橋與岸相接,岸邊又有許多桂樹,剛開了些花,馨香飄渺。
蔣銘行至橋頭,小廝早飛跑去通報了,就見兩個人迎了出來。一個是武繼明,頭戴方巾,身穿玉色道袍,襟袖飄灑,另一人卻是生意人模樣,頭戴逍遙巾,身穿寶藍色繭綢衫,個頭不高,和藹白胖。
武繼明笑容滿面,一邊走一邊舉手高聲道:“承影兄!你個好人兒!早都盼著你呢,到家也不告訴一聲兒!叫我好等!”
蔣銘笑道:“家裏拘的緊,這不,今兒還是告了假才得出來。”向旁邊那人道:“這位是……”
武繼明忙給他引見,原來那人姓錢,叫做錢豐,就是去年冬天眾人在水帕巷吃酒,那花園子的主人。
武繼明道:“待會兒進屋,我給你介紹王參軍。錢先生是王參軍舊相識,是我成全他倆重會的。是我說的,湖亭這時風景最好,二哥一定喜歡,所以錢先生主張不在他園子裏,設在這兒了。這次可是說好了,算是我請客、參軍做東、錢先生買單付賬!”說畢大笑。
錢豐趕著上前作揖,道:“鄉野鄙夫,久仰蔣公子大名,今日得見,實乃三生有幸。”
蔣銘忙還禮,笑說:“先生說哪裏話,是蔣某有幸才是,先生雍容風采,一看就是富家翁,人走到哪兒,銀子就跟到哪兒!”
武繼明聽了,越發笑起來,道:“還是二哥說的是!這老錢姓好,名也好,他家銀錢豐厚的了不得,真是人如其名,名副其實,你說妙也不妙……”一行說笑著,走進廳裏來。
進了中堂,茶桌旁三個人,都站起來。一個便是馬懷德,走過來與蔣銘拍肩膀。
武繼明引見另兩位:一人四十來歲,微胖,黑面皮,斯文模樣,姓王叫做王益祥,是湯都監治下紀事參軍,專管訓教軍卒的。
另一人二十來歲,長臉,尖下頜,厚唇大嘴,三角眼——蔣銘一見,心裏吃了一驚:“這人哪裏見過的?”
那人不等武繼明說,沖著蔣銘做了個深揖,笑說道:“梁寅有禮了,蔣公子貴人,可還記得小可麽?”
蔣銘還禮道:“真是山水有相逢。怎麽梁兄會在這裏?”原來這人是去年秋天,蔣銘等去應天路上,在東嶺山寶華寺禪院中遇見,曾攔住允中桂枝去路的梁寅。
眾人見他倆認識,都覺得意外,問倆人怎麽相識的。馬懷德與錢、王、梁三個今天也是第一次會面,免不了各人述說來歷,紛紛的亂了一陣。
這王益祥原是在禁軍裏做節級的,他有個嫡親妹子,嫁給湯都監做了妾,生了兒子。湯都監很是愛這小妾,因為正妻早亡,女兒麗娘又不管事,就叫王氏主理家務。由此王益祥也得湯秉煥看重,出入湯家如同舅爺一般。因他才幹過人,凡交代的事務辦得十分妥當。都監就讓他代管軍務。離京時申報授了紀事參軍之職,一同來了江寧。
自從湯武兩家結親,這王益祥不知怎麽,就跟武繼明搭上了,請吃請玩,送東送西,本來兩人相差二十餘歲,又差著輩分,處的卻像好朋友一般。
梁寅是王益祥盟兄的兒子,投奔了來的,現下在守備軍裏做個都頭。錢豐倒是武繼明早認識的,與王益祥是同鄉。
王益祥跟武繼明說了好幾次,要結識蔣銘和馬懷德,如此這般,才有了今日這場酒局。
當下命人擺設席面。夥計飛奔著去了,從岸上酒樓,沿著廊橋流水般端來,鵝鴨魚肉、肴饌果品,擺滿桌臺。眾人落座,免不了謙讓一番。王錢二人安席遞酒,桌上笑語歡聲,吃喝敘話。
王參軍帶了兩個節級,武繼明也帶了小廝來,幾人與李勁相伴,在旁側小間裏擺了張桌,都吃去了。
卻說梁寅起身,向蔣銘遞了盅酒,笑說道:“小可有眼不識泰山,先時路上遇見蔣公子,多有得罪,今日借花獻佛,權以此酒,向公子陪個罪!”
蔣銘自從遇見,對他印象就不好,面上卻不露出來,忙笑道:“都頭快請坐,都頭說的哪裏話,蔣某怎麽敢當,說起來,那天倒是我多有沖撞,該請都頭恕罪才是。”
武繼明在旁笑道:“行了行了,要我說,你倆誰都別虛套了,俗話說不打不成相識,當初蔣二哥跟表哥也是打了一架,你看現在,好的跟一個人兒似的。”都笑了。
那梁寅一心等著蔣銘問他東嶺山的事,等了半天,蔣銘一字不提。只得主動說道:“小弟今春才來金陵,之前在廬州團練軍李大人處做事,上次在東嶺山,是跟他家小公子去濠州辦差,路過山上,偶然遇見了蔣兄。”
蔣銘心中一動,笑道:“原來都頭閱歷恁廣。我卻是個閑人,順路賞玩風景的,這麽趕巧,也是有緣。”又問:“都頭說的李團練,可是官諱一個孚字的?”
梁寅陪笑道:“正是,如今他升了防禦使了。那日和小弟在一處的李季隆,就是李大人第三位公子。”
蔣銘點了點頭:“他家大公子,可是叫做李孟起的麽?”
梁寅略吃一驚,答道:“正是。他家總共三位公子,第二的早年就不在了,現只有李孟起和李季隆兩個,都是不同母的。大公子孟起是正房雲氏大娘子所出。怎麽,蔣公子也認識他麽?”
蔣銘笑道:“有過一面之緣,也不是很熟。”這才知道那日與陸青爭奪烏金鹿的李季隆,原是李孟起的親弟弟。又想起當時雲貞也在,卻不相識,想是從未相見過。
酒過三巡,錢豐低聲問了問武繼明,給小廝使個眼色。小廝去了,旋即三個歌妓、一個小優,各抱著琵琶箏琴,從隔間兒走出來,紛紛向上行禮。
蔣銘看時,小優是上次馬懷德在花園河房叫過的葛來官兒,歌妓裏也有兩個見過,是去年秋天寶樂樓供唱的蕓兒春兒姐妹。另有一個身才高挑的,名喚沈惜惜,生得風流俏麗。都裝扮得花枝搖曳,擦抹的燈人兒一般。
蔣銘瞄了一眼武繼明,只見正瞅著王蕓兒,一雙眼睛笑吟吟的,不由心中納罕:“什麽時候這倆人又好上了?”
都見畢了禮,錢豐叫拿小杌子,讓三個婦人坐了,葛來官兒仍是站著。就教沈惜惜先唱一曲,請王益祥說。王益祥笑道:“俺們都是粗人,哪裏懂得這些!還是請蔣公子點個曲兒罷。”
蔣銘謙讓了一回,對婦人道:“你撿個應景的曲兒,唱來聽聽。”
那惜惜姑娘眉目含情,羞答答看了蔣銘一眼,抱起琵琶,朱唇輕啟,款放嬌聲,唱了一曲道是:
一見嬌羞,雨意雲情兩相投。我見他千嬌百媚,萬種妖嬈,一撚溫柔。通書先把話兒勾,傳情暗裏秋波溜。記在心頭,心頭,未審何時成就。①
唱罷,又是王家姐妹唱。王春兒彈月琴,王蕓兒唱了一段集賢賓,依舊是鶯聲婉轉,動人心弦。唱道是:“……幾回飲散良宵永,鴛衾暖,鳳枕香濃。算得人間天上,惟有兩心同。”②
眾人聽著,別人先且不論,那武繼明卻忍不住動容了。只聽蕓兒又唱:“……眼前時,暫疏歡宴。盟言在,更莫忡忡。待作真個宅院,方信有初終。”武繼明心裏就潮潮的,把那往日的柔情深意都勾挑起來了。
①明,蘭陵笑笑生,《金瓶梅》第六十八回
②宋,柳永
兩首詞十分應景,就用了,不妥再換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